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,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、勇担时代使命,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史育群、院长陈晓茹围绕“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”主题,分别于3月27日、4月21日在番禺校区实验楼101创新工场为2024级学生讲授春季学期“思政第一课”。
聚焦教育强国战略,解码高质量发展路径
史育群以《以高质量国际化办学,推动教育强国建设》为题,系统解读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-2035年)》的战略定位与实施路径。他以详实的数据展现我国教育成果,并结合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从“人才培养、国际合作、数字赋能”三方面阐释教育强国的“六大特质”,直面“钱学森之问”。他立足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,强调“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并重”的育人理念,勉励新同学们以青春之我投身教育强国的时代洪流。
直面挑战深化改革,共绘教育国际化蓝图
陈晓茹以《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》为题,深入剖析建设教育强国的政治属性与战略价值。她对比国际高等教育排名与创新人才培养现状,指出教育强国建设所面临的深层挑战与破题路径。她强调“人才评价机制需回归育人本质”,呼吁同学们通过国际学术交流讲好中国故事。在深化改革方面,她从坚持立德树人、强化高教职教协同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、加速教育数字化、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分析,以学校推进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为例,剖析深化教育改革的意义。
青年学子反响热烈:以奋斗姿态答好“强国之问”
课后,同学们纷纷表示,通过课堂学习,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阶梯,更是国家发展的引擎;充分认识到,教育强国的目标势在必达。未来,将以“讲好中国故事”为己任,成为联通中外的文化使者,用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;将更加努力学习,夯实专业基础,学有所成,为建设教育强国添砖加瓦。